影途书签>都市>田庄上的男人 > 远亲
    李岩一边安慰妻子,一边看着床上的幺子,明明已是初春时节,胡床上仍有着厚厚的丝绸负帛,床被之间夹着一个玉人儿,面色苍白,眼窝暗沉,气息粗重,乍看不似长久之相。

    “小君莫要在悲痛了,梁儿还想看看你呢。”李岩看着病重的儿子说道。

    李夫人背身抹揩泪水,抬手握着李梁的手说:“阿母不哭了,梁儿也莫要哭了,梁儿不是最爱看阿母笑了吗,阿母断不会再哭了。”李夫人咽下嗓间哽咽,“梁儿这次要远行,是医疾、去病,该开心才是,梁儿莫再哭了。”丝绢轻轻擦去李梁面颊处的眼泪。

    “孩儿不能侍候阿母,却累及...阿母伤心,实属不孝,阿母不要...责怪孩儿才好,”李夫人听了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“待孩儿痊愈...定回来侍奉大人,常伴左右。”说完,李梁脸颊顷刻又布满泪痕。

    李岩听了此话,亦是心中悲恸,李梁在肆个儿子里最乖巧懂事,如今却缠绵病榻,再也不见幼时灵动。

    不知过了多久,有婢女来报,已入戌时,小少主该歇下了。

    李夫人咬住嘴唇,看着小儿子,李岩见状,做了回坏人,“夜色已深,梁儿早些歇息吧,你阿母也累了。”说完,李夫人掐了李岩一把,李岩忍痛顺势将夫人扶出卧房。

    李梁看着父母消失的衣角,强忍下呼唤的冲动,平静了好一会儿才叫来婢女,吩咐出行的随行人员名单。

    作为李府的第肆子,李梁自幼便熟读史书,幸得家人并未因他病弱便阻止他习文学字,反而更纵容他一些,极少考核功课背诵。李家大哥二哥早年已进京考取功名,三哥则对经商感兴趣,如今经营的几家店铺也成了李家粮铺的招牌,这次远行便是三哥寻得合适的住处。

    ------五日前-----

    也或许李府多年乐善好施,从不压榨附徒、技工,邻里乡间口口相传李府行的善事,竟引来一位江湖术士为李梁寻病问诊,言之善有善报。

    那日,一位自称是滇南来得江湖术士,能为李府的小少主除病,若是治不好不要一分诊金,百姓皆前去引路,李府下人听了连忙禀报家主,李岩闻之亲自出门迎接,却不想那道士并未直接入府看病,众人疑惑。那道士在府门前问了李家主一个问题,“家主想要李公子病愈,可愿穷尽方法?”李岩则答:“只要小儿痊愈,得失不论。”那道士略微点头,抬脚进府。

    李岩紧随其后,亲自带着那道士前去阁楼,问道:“敢问先生尊号?”

    道士言:“羽化。”

    羽化而登仙,怕不是自仙界而来,众人猜想。

    须臾,阁楼近在眼前,羽化道长却顿住脚步,问道:“李小公子一直偏居在此吗?”

    李岩心头一惊,忙回道:“自大病起,便居于阁楼之上。”

    羽化道长一点头,反观李岩心慌意乱,可见他深怕是因居住之所加重幺子的病情。

    羽化道长在阁楼下转了一圈,又询问了李岩和李夫人的八字,进入卧室观察李梁的面相,又问得李梁的八字,沉默了不一会儿,示意李岩来到室外,言:“李公子可是总角发病,舞勺之年病重?”

    “确是如此。”李岩连连点头。

    羽化道长面色凝重,言道:“如若在下所料不错,李公子这病并不在病,”羽化道长突然直视李岩,“而在命。”

    李岩只觉天地昏暗,手足无力,堪堪攀住围栏,颤声问道:“那小儿...那小儿还有几年可活?”